评小米

Yukoval Awaji 发布于 2025-03-07 55 次阅读


虽然我觉得我是个米粉,并从中收获认同感,以此自豪,但直到前日买了一副AirPods,我才忽然发现,我手上似乎一件小米的产品都没有。

当然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拥有过,除开家里的一大堆IoT设备,我至少有购买过XB4P,小米15P,米板6P三款产品,只是或丢失,或被替换,如今是一件不剩了。

米板被替换是因为手写笔和性能,XB4P是因为丢失+与Mac兼容不佳,小米15P则是因为与其他设备格格不入。总结起来,关键在两点:生态与单品产品力。

我首先要将15P排除在外,来讨论其余产品。如果要我夸奖它们,实际上还是有些可夸的。米板的屏幕素质很不错,拿来看看电影很好,也能和其余小米设备做到联动。XB4P的音质挺好,长得也挺精致。但缺点也很显著——XB4P的通透太TM烂了,同时时常一只耳朵出声,需要放回充电仓重新佩戴;米板的系统流畅性是不如iPadOS的,同时联动功能,比如通信共享,并不总是能够启用。手写笔在书写时,存在吞第一笔的可能性,比如「2」变为小写「l」。这两款产品都有些优点,但短板过于突出,于是便被替换了。

而15P,作为单品是优秀的。我很喜欢15P的相机和外观,如若没有其余苹果设备,15P至少在我手中,不会比苹果手机体验差。而他被替换,则是因为与其余设备的联动部分。使用苹果手机,我就可以使用iCloud同步照片,快速传输文件,同步密码和Passkey。小米也可以做到,但因为部分产品的产品力孱弱而使我无法有好的体验。

我对小米的不满,也是对大部分中国产品的不满。他们很在乎产品的某一部分,只是在乎这一部分于宣传的作用,而非对产品的作用。他们在乎生态的重要性,但没有找到构建生态的关键。苹果的成功不全在于封闭,更在于优异的单体产品力,在于单品的均衡。

而我要夸奖小米的,是在手机和汽车上,我看到与其他产品不一样的打造方法。希望在小米汽车稳定之后,小米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到这些被忽略的产品上来。

此作者没有提供个人介绍。
最后更新于 2025-03-07